萝岗,萝岗区,萝岗网,萝岗香雪论坛,萝岗论坛,广州开发区论坛,萝岗网站,广州萝岗,萝岗门户,萝岗新城,萝岗人的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萝岗洞地区饮食习俗 [复制链接]

1楼萝岗橙
萝岗洞的“食”俗,很有特色,当地流行的俗语:“食为先,着为下,死后无棺村罢就罢”。可见萝岗人对“食”几甘重要。他们自成一体,别具风味。

主食


萝岗人主食以米为主,米面,面粉制品。餐制:一日三餐,早餐一般是起身清洗后就动手煲饭或制作其他点心,如各种羔点,有些人就上茶楼或小食店。据说广州人饮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萝岗也一样,虽然墟内的茶楼简陋,点心花样少,但流风所及,一样以上茶楼为荣,自然的更简陋,它多在街头巷尾用竹或木搭上一个模型框架,铺上一些蔗过或禾秆遮遮阴或挡挡雨,搞平地下,摆设几张台椅,一边生炉子,炉子上啪啪地滚着白粥,旁边还有一炉,放上一个铁锅仔,横头小桌子上放满加工过的猪,牛,鱼肉或内脏(已清理好)。另一边放着沙河料,油,豉油等调味料,老板兼伙计就在沪前煮及第粥,伙计将一碗碗煲好的粥或粉送到客人桌上,有时还有萝卜糕,芋头糕各种糕点供应,任客人喜欢自选,食完结帐。村的食肆更实惠,更能食饱顶肚,有些临街的屋改建茶楼,摆上台椅,将就在农村生活更优悠的茶客,这些人生活一般较富裕,能够有时间冲一盅茶坐下来谈经论卷。所以来这里光顾的人多数以一盅茶,两碟点心,加上一碗及第粥,或炒一碟沙河粉就算。这种茶居多数整日营业,到晚上十一、二点时才收档。日间中下午有饭供应,萝岗墟内上早期的茶楼有下街的同和和乐天茶楼,上街有大利,胜如茶楼,这些茶楼当然比村高级些,茶叶也讲究,虽说是一盅,但农村人多牛饮,所以,很多人都喜欢用茶壶,这种茶楼一般都有星期美点,或糯米鸡,叉包,烧卖,排骨,肉丸等,时移物易,茶楼多兼营酒席,改为了酒楼了。(一)、米饭:萝岗人的主食以米饭为主,即将米放入水中洗一洗就直接放入瓦煲,铜煲或锑煲内,加上适量的水,盖上煲盖,明火煮到水干,焖一下就可食用。(二)、以民间流传到我国人民的口味食俗,多数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其实不尽然,萝岗人喜好甜食,便是咸鱼,辣酱,腌泡菜,辣椒等,所以说,萝岗人的菜肴配料还是多种式样的,萝岗美食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为食家赞许,享有很高的美誉。解放后旧的没了,而新的如六贤楼,大众,得胜楼等各大排档,人民生活提高了,饮食的质量也随之亦高,大有今非昔比之概。



蛇肴


萝岗人在每年冬令时节是酷爱食狗肉的,煮热的狗肉蒸腾着浓郁诱人的香味的,所以又有人称狗肉为香肉。珠三角人开口讲“狗肉滚三滚,神仙都企吾稳”之说。其实萝岗人又何尝不是?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安五脏,轻身,益气,宜肾补胃,暖腰膝,壮气力等功效。做法:先将狗开了膛清出五脏,放在铁架烧烤,烤至金黄色,然后斩碎放在瓦煲或铁锅同炒,加上姜,粉葛,陈皮,南乳,苗香八角等煮熟。据说夏至食狗肉还能除盅解虐呢。



鸡肴


萝岗喜欢吃童子鸡,对其食法十分讲究,不论是酒家,饭店,都是其皇牌鸡,白斩鸡,太爷鸡等,如传统的太爷鸡是鸡末一个县令所刨制的,他以茶叶薰鸡,风味特异,后来世人争相仿制,并取名太爷鸡。近年来由于鸡价钱平,只要两三元就可买一斤毛鸡。差不多与菜一样价钱,所以在人们不断地控索出来,如用茅台

炮制的茅台鸡,用芝麻加汾酒烹制芝麻粉酒鸡,用荷叶包裹蒸的荷叶鸡等。上述比较起来,最具当地特色的食法中,是要首推白切鸡,其做法是将鸡宰好后,掏出内脏不开膛,将鸡放入去加了盐的沸水中(水要将鸡浸过面),浸十五至二十分钟即可取出切成块,以姜汁蘸食,不过切开时,骨中带血,对预防禽流感不卫

生,令人望之生畏。但其皮爽,味鲜,肉滑,又甚令人赞好。传说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了。清代美食家袁枚在排列鸡肴时也间将“白切鸡”排在首位。




猪、牛肴


猪牛肉是萝岗人的普遍肉码,其煮法加上各种菜蔬搭配,如肉丝炒面,香芋大扣肉,白云猪手等,不过所有的菜肴都离不开炒,煨,炖,煮,煲等,做法有百种



鱼肴


萝岗人食鱼,多以塘鱼为主,雪鱼和河鱼。但无论那样,都要讲求新鲜,鱼的将死其价值大降,一些酒家为保持菜色的鲜味,多设水箱放养,以除泥腥味。顾客上门,自点箱鱼,厨师捞起则做,如食鱼生,鱼肉片,其做法先将鱼起骨,切成一片片的薄片,用姜丝,油盐,和上等豉油,葱花等配料则可食。



火锅


食火锅,萝岗人一年只有极寒冷那几天才有人食,除外极少人食。冬令时节,热气蒸腾,温暖全身,边食边谈,这是极惬意的事,食火锅其原料有牛,猪肉,鱼片,鲜鱿,虾肉等,此外萝岗还有各种野生动物,如穿山甲,蝠鼠,果子狸,毛鸡,鹧鸪,白面鸡,水獭,鹑鹌,生鱼,田鼠,野生菌类等。



小吃


萝岗人的小吃多以填饱个肚的米,面制品,常见有面包,松糕,花卷,糯米鸡,各种饼食,沙河粉,赖粉,肉类猪粉肠,云吞面等,以上各种制法和广州各地一样,不多述,不过广州人喜欢吃的米制品,常见有二:(一)、糯米鸡用糯米,鸡肉,咸蛋黄等或甚有用火腿料等,落齐材料用浸洗过干荷叶包裹蒸热而成,根

据《中国小吃》一书称解放前,各广州地区各家村夜市甚盛,糯米鸡小吃就是适应夜市顾客而由肩挑小贩刨制的,初时的制法是将糯料和生馅用碗装盖蒸热出售,后来发觉这种制法不利于四处奔走叫卖,便改装用荷叶包裹着蒸,后来经过一路改进便成了现在清香扑鼻,味道鲜美的糯米鸡小点。(二)虾饺小点,虾饺也

是萝岗茶楼小点之一,上乖虾饺有皮白如雪薄如纸,米透明,肉馅隐约可见,吃起来爽滑清鲜,美味诱人。解放后经各地名师特别是广州的点心师傅不断改革,用面做皮更薄,更透明,同时将虾饺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如白兔,猫,熊等,远看真象一件艺术品一样,令人爱不释手。萝岗儿童唱的“排排坐,食粉果,猪

拉柴,狗烧火,猫娓担凳安人坐,老鼠嘣嘣抄盒箩。”这是一首儿歌,唱的是爷爷奶奶当时童年吃粉果的事。可想昔时各地小食店,家庭对粉果何等诱人,粉果在清朝光绪年间刨制,算起来已有一个多世纪历史了,相传再先在广州西关上下九有一个叫上九记的小食店,靠卖粥为生,生意原来不错,后来,附近小食店开多了,各出奇招,把上九记的生意抢过去了,老板只好解雇店员,准备执笠,店员中一个叫蛾姐的说:解雇店员不能解决问题,关键是创出奇招,改良点心味道就能制胜,她反复思量,琢磨,先将米蒸成饭,凉干后磨成粉,再加上一些粘米粉,搓揉成皮,最后加上芫荽,这样一张绿白相间的粉果皮,再包上瘦猪肉和冬

笋,加是蚧黄蒸热,一看形如杌核,摇有响声,入口一尝,肉鲜皮脆,色,香,味俱全,人人都赞好。看来死了火的上九记生意又兴隆起来了,以过历次的改进,后来用澄面作皮,将粉果做成鸡冠形,雪白透明,肉馅加鲜虾瘦肉,叉烧,冬菇味更鲜美,更受大众喜尝,这样小吃迅速传遍广州,萝岗各地,连当时农村也

学做起来。泮塘马蹄糕:马蹄糕是绊塘李氏兄弟发明的。初时他只蒸了二大盘给大家试食,大家试过,叫好就制造卖了起来。传统的马蹄糕有两种:一种清制,即用片塘加马蹄粉蒸制,微带蔗糖蕉香。另一种生磨马蹄粉而蒸,叫生磨马蹄糕,随着食谱不断创新迅速向各地墟,村传播,它以为为农村各地街头巷尾的普通小吃,至于广州现在堂堂大餐厅透明马蹄糕,是改良用白糖,文火煮成金黄色的糖酱,徐徐倒入马蹄粉浆中边冲边搅绊,成为半热的稀糊,然后蒸煮,这样蒸出来的马蹄糕,晶莹剔透,特别爽口,也有加入鲜奶的,巧克力等做成各种各样口味好吃的马蹄糕。沙河粉:因缘于白云山沙河镇而知名,白云山上流一股泉水,叫九龙泉,水质甘洌清甜,初时正宗的沙河粉就是用这名泉水制成的,加上工艺独特,粉质薄而透明,沙河粉可炒,可泡,可拌,佐料,不同的配料,风味异常。肠粉:肠粉色粉色泽清白,水润晶莹,爽滑可口,因其状如一条圆圆的猪肠而得名,此品兴于本世纪末二十年代初,最初由肩挑小贩经营,至三十年代初,始有卖猪肠粉店,后连各大茶楼亦有售,从此,猪肠粉就迅速成为普遍的食品。




云吞面


萝岗人很喜欢食云吞面,每次趁墟卖生果,有些妇女多上小食店食赖粉或云吞面当餐,只说云吞面在唐宋时已传入广东,据《群居解颐》一书记载:岭南地暖。。。。。。而俗到入冬后喜欢锟钝,往往稍喧,食须用扇。至于何时用云吞取代锟钝二字则无从考证。



鸡仔饼


相传此饼问世已有一百年历史了,当时在河南王家祠附近,有一个叫小凤的婢女,在主人家只能吃残羹剩饭,剩饭多了,她就全面收集起来加入一些面粉,梅菜汁,熬干后压成饼块,然后交给在成珠饼家当点心师傅的叔叔代为烘干,以备不时之需,一次偶然将此饼送给别人尝,备受各人赞赏,并起名为小凤饼,从此,

也有人称鸡仔饼。




萨其马


此点心是广州人制作,但深得满族人喜爱,相传清代驻广州的官员姓萨,喜跑马打猎,爱吃点心,且不能重样。长此下去点心师难以再出花样,常遭面斥,并以杀头来威逼,一天点心师无奈,随手取了些面料,拌上鸡旦,用油炸成七零八落的面皮,淋上白糖水,压砌成块,送上萨将军吃,出乎意料此品大受赞赏,问仆人,仆人将萨骑马错答为萨其马,因而世代相传。



冬茸酥

此饼由广州莲香楼独创,是一种雅俗共尝的美味点心。据说:约在百年前,莲香楼一位点心师,回潮州故乡探亲,带了不少茶楼名点,均不合夫人之意,于是她亲自动手为丈夫炸了一种冬瓜角,又香又甜,点心师将此物带回广州后,大家一尝,深得老板及各工友赞许,并名之为老婆饼,至此香港和南洋一带仍称之为老

婆饼,而广州反改为广雅的“冬茸酥”。




饮料


饮茶萝岗人只要一天光,漱口洗面后,即步行或骑车去饮茶,一盅两件或炒一碟沙河粉等各选项自己喜欢的小点,做生意者谈生意,吹牛者大吹牛,老年讲世界,青年讲玩乐,朋友讲家常。萝岗人饮茶不外乎两种:一是饮滇红,一是饮绿茶,铁观音茶下火生津,清胃抗癌,近年来许多人转饮绿茶,二是红茶,红茶是萝

岗人的传统茶,许多人钟意饮滇红或碎滇红,近年来又有许多人转饮普洱,乌龙茶。农村多还饮大岗茶,此茶土生土长,每个山岗都可采摘,茶色金黄,清香扑鼻,尤其夏天酷暑时一盏隔夜的大岗茶,沁入四肢百骸,由头凉到落脚,好茶。萝岗墟卖茶叶者不过十几家,生意冷淡,真正饮茶者人少,多以茶楼那劣茶叶为

满足,自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提高了,事业型白天无时间,晚上经常约生意人斟生意,这也是充分利用时间的一种办法。萝岗人亦算有礼貌,有些茶客平时粗言秽语,但斟茶和饮茶时,能互敬互让。侍者斟茶时,一定以两指轻叩桌面,表示谢意,这种叩首礼一直维持至今为岭南一种民族风俗,为什么?且听我道来:相传在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他只带一个随从,来到广州西关一带茶居饮茶,一个伙计手捧两个茶盅,盅内装有茶叶,放在皇帝和随从桌前,然后,另一个伙计手挽一个在铜水煲,来到皇帝面前,左手拎起茶盅盖,右手往上一提,霎时一股滚水从铜煲泻下,热若青龙吐水,皇帝吓了一跳,可再一看茶盅,恰好灌满了大半盅茶,周围点滴不漏,皇帝十分惊讶地问伙计:为什么要这样沏茶?伙计笑答:官人,这是虾眼水冲茶,老规矩了,水刚刚开,才冒泡眼(广东人俗叫虾眼水)需要高处往茶叶冲撞,第二回加水才低处冲茶,只有这样茶叶才受热均匀,才能出味。皇帝又问:为什么你能做到滴水不漏?伙计一笑说:熟能生巧嘛。皇帝听得高兴,站起来,自己拎起水煲,学伙计模样往随从茶盅冲茶,这下下却把随从吓得几乎掉了魂,皇帝给随从斟茶,自己如何受得起,按朝中规矩,这属于皇帝的赏赐,要跪在地上叩头谢恩,三呼万岁的,但如今是皇帝微服出巡,不能暴露他的身份,随从情急之下,连忙屈上左手食指和中指,在茶盅边的桌面上,笃笃笃连敲几下,表示叩头谢恩,皇帝觉得十分可笑,伙计看了大为不解,问随从这是什么意思,随从随口而出,这是叩头茶礼。从此,这叩茶礼便逐渐在茶居流行起来,后来成了广州人饮茶的礼仪,而今还流行全国呢!




凉茶


漫步萝岗墟及各村街头,随处都见摆着大小铜葫芦的凉茶商店,这里所卖的,就是广州地区独有的一种药饮料---=凉茶。此茶是多种草药熬成,又苦又涩的药茶。广州商家把具有去火清热功能的药物,统称为“凉”,虽然这味极苦,但的确很受大众喜爱,广州地区最早的凉茶要数王老吉。相传,清朝嘉庆元年,广州有个叫王老吉医生,在靖远街(即今靖远街一带)行医带药。他发现不少人因暑天受气温而上火,使用岗梅根,五指柑,金银花藤,山芝麻,地胆头等草药,熬成药茶卖给热气人喝,一些常患感冒,咳嗽,喉痛等的人喝了他的茶,十分灵验。于是名声大振,他的凉茶也因此而传世,久而久之,从事卖这种凉茶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亲切叫它为“王老吉”凉茶。现在,除了王老吉凉茶外,还有黄振经凉茶,常炯堂快应茶,万应神农茶,大只威凉茶,大牛炳凉茶,壶春凉茶和徐其修等凉茶。凉茶品味繁多,还派生出五花茶及茅根竹蔗水,金银花,雪梨茶,菊花雪梨银花露,生鱼葛菜汤等清凉饮料,为了招徕顾客,别出心栽作宣传,如“神农茶”是腰围蓑衣裙,装扮成神龙氏的模样,并扛着“万应神龙茶”字样的招牌招遥,感冒发热吾使怕,班沙头痛有楂拿。在萝岗地区人们对凉茶已成为心中不可少有的有盗饮料。其它饮料:酒,萝岗人旧时若逢喜庆事,多买散庄双蒸酒作饮料,旧时村酿造的酒厂出的酒可靠,香醇,整个萝岗墟,村酒的市场,都是墟,村的酒厂霸占,外来酒很难销售,解放后不同了,私人酒厂倒闭(无糙米来缘)。人们多喝出口九江等廉价酒,有钱人饮五粮液及茅台等或更有喝“路易十四”者。其它饮料有橙汁汽水,雪碧,可乐等,还有喝鲜奶或成奶者。



祟尚与禁忌


如果就饮食而言,萝岗人饮食上的季节不很明显,无论何时,想食何物,几乎都能如愿,但有食物却极重时令。如“禾虫”、伦教糕,凉粉,红绿豆沙糖水等凉食,要等到夏天才有供应。而罗卜糕,马蹄糕,炸虾排,虾堆,炖旦花,腊味饭,豆腐角等热食,要等到冬季时令才有上市。至于白粥油炸鬼,炖木瓜,茅根竹蔗水等这些属清热消暑食品,在盛夏销路最好。狗肉,羊肉火锅食后暖胃,壮阳,所以在冬令开煲。为适应节日习俗的需要,不同的节日糕点,饼食类食品更是名目繁多,如春季炸煎堆,油角,糖环,打炒米饼等以祀祖先,菩萨,蒸年糕寓意像糕一样发起来,年初二开年买条生鲤鱼,拜神拜完后放生,就象征年年有余,食发菜猪手是寓意横财就手,正月十五元宵节食汤丸以示生活完满,一家团圆。二月三日土地公旦,且大芋头,大番暑切块蒸热或炒米饮蘸粉浆放入油锅煎热,用来拜土地俗称补天穿。五月五日“龙舟节”又称端午节,人们多做粉果团或糕或包拜神,正午用香茅鸡屎藤,柚叶等煲水给孩子洗身,洗净后在眉心处印一指朱砂印,以避凶趋吉,健康平安。随后妇女有上山采午时茶者,归来晒干备一年之药用。七月十四日“盂兰节”(又称鬼节),朝晚都要用猪肉或鸭肉鸡肉,鲜果和赖粉贡品拜祖先或菩萨。中午食赖粉(用粘粉做)当餐不食饭,这日连出嫁了的妇女亦携活回娘家贺节,食赖粉,烧金银衣纸银纸等给祖先,以求保佑全家脱离病痛,全年平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日,外出做工的人或出嫁妇女亦回娘家贺节,庆贺团圆(小姑娘,小弟弟多携花灯一只,里面点着油烛随街唱:“沙碌仔,沙碌圆,八月十五是中秋呢沙碌仔,有人快活有人愁呢沙碌园,有人吵箕剩冷饭呢沙碌仔,有人肚饿上床眠呢沙碌园。。。。。。”。声声凄楚,声声苦怨,它控诉了上社会的不平,旧社会的凄惨生活。这歌声响彻了山村的街头巷尾,也响彻萝岗地区的上空。既然有难得的团圆,这日的餐饮多数是丰富的。晚餐后老人们就准备月饼,芋头仔,田螺等供品赏月,而青年们冲完凉就上街三群二伴地到大街上降“八仙”。一阵阵的锣鼓声使降八仙的声威更壮,孩子们围着睡在地上的降仙人,唱着请八仙歌(年代太久,歌词不记得了)。周而复始地行着唱着,偶尔有人降成仙了,那人就起来的功夫,据说平时不会打功夫的人,到了降成仙,就有纹有路地打功夫,降八仙有分文降武降两种,文降就行动文静,武降就动作孔武,有时也会打人。以上是男青年的娱乐,而女姑娘呢?亦不执输,她们洗了澡,就群集到妹仔房,(旧时一种供未出嫁的姑娘集中睡觉的屋)燃起一炷清香,一碗清水,放在台上,大家围台而伏,降成了就唱木鱼书,有些不识字的姑娘到此也唱得头头是道,这些活动每年由中秋节前五六天到中秋节后就停止。听闻这种活动是由一种祝由科的催眠作怪,是耶?非耶,本人知识有限,不敢贸下结论。重阳登高之风近年来越演越烈,旧时萝岗人重阳节太公或私人上山扫墓,早晚拜拜祖先,太公处分大包,有些祠堂还有鸭蛋,自从改革开放后,重阳登高转运成风,越演越烈。个个青年人都梦想发大财,逢凶转吉,特别农村青年不惜午夜就带手电或摸去登高,以图来年行个好运。旧时拜山(扫墓)家中男丁一律亲临墓穴,铲净穴内野草,然后摆上祭品祭祀。拜完大放鞭炮。现在可不同了,许多女仔也上山拜祀,国家为了建设需要,修建各种厂房,许多山岗被铲平,所以火村思德园(骨灰楼)应运而生,许多村民祖先的骨殖都迁到这里,以后祭祀先人不用上山去,只要到思德园去请出神主牌拜祭就可以了。



饮食禁忌


在萝岗人旧时看来,饮食上也有些禁忌,例如,本地人喜欢吃牛肉,狗肉,但在正式宴会上却不用这两道菜,鱿鱼是上菜,但却为避席菜,因为习俗在本地年终时,老板在年晚那晚用完饭,老板是用这道菜来表示解雇工人的(在农村则送鸡脾来表示)。这些都是旧社会对工人解雇的老规矩,随时时光的流逝,这些陈年

旧俗已曾一度被淡忘,而现在又兴起了。


分享 转发
TOP
2楼糯米糍

好热闹吧!当时..............
TOP
3楼梅花

云吞面,我而家仲经常去旧街吃云吞面
萝岗人都是热心人!
TOP
4楼禾雀花

是啊,现在很多习俗都没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