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岗,萝岗区,萝岗网,萝岗香雪论坛,萝岗论坛,广州开发区论坛,萝岗网站,广州萝岗,萝岗门户,萝岗新城,萝岗人的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外地人现象”的本质(中国青年报) [复制链接]

1楼萝岗橙
毛寿龙

    8月11日的青年话题刊文质问《“外地人”是啥模样》。读罢该文,想起自己在国内的经历:我是浙江奉化籍人,80年代初到北京读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在国内,我无论到哪里,都被叫做不同类型的外地人:到广东,被叫做北方人;到东北,被叫做南方人;在北京,被叫做浙江人;即使回到家乡,也因为长期在外地生活,往往难以被看作是当地人,不小心,也容易被宰。

    在国内,每一次到陌生的地方,作为外地人,都胆战心惊地想到自己很可能被人“宰”,由当地人作陪,才放心。外地人似乎是本地人“屠宰”的对象,哪里外地人越多,“屠宰”的收益也就越高,当地人“屠宰”外地人越习以为常,其技巧也越五花八门,外地人也越需要当地熟人的保护。各大旅游点就是最典型的地方。

    奇怪的是,到了国外,我却很少被当作外地人。除了入关的时候被明显当作外国人之外,一旦入关,好像也成为“本地人”了,因为无论哪里,都没有感觉到被看成外地人,或者担心自己是外地人而受到当地人的不公正待遇。

    内外有别,本地人欺负外地人,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外表的原因是口音有别、长相有别、体貌可能也有差异,而其内在的原因是本地人对于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而外地人则缺乏信息优势。从权利的角度来说,这是本地人滥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侵害外地人的权益。从结果来说,本地人临时侵害外地人的权益,临时获得了好处,但从长远来说,外地人来本地的数量将因此而有所减少,外地人所带来的其他收益也将因此而减少;由于外地人不得不找本地熟人取得保护,本地人实际上也付出了额外的代价;本地人出门也将受到类似的不当待遇,其出外的次数以及寻求保护的成本也将进一步提高。内外有别的现象,是只对于个别宰人者有利而对于整个本地以及整个社会非常不利的。

    在国内,之所以存在广泛的本地人欺负外地人的问题,其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恐怕与长期缺乏市场经济有关。因为缺乏市场经济,人员和资源在地区之间就缺乏流动,人们的乡土观念就越重,人们的地区差异就会比较明显,宰外地人的短期收益就会超过外地人来本地所带来的长期收益,人们就会在经济上倾向于选择宰外地人,而不是公正地对待外地人。

    地方之间缺乏横向的主动沟通和协调也是内外有别现象普遍的原因之一。因为缺乏地方自主治理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地方之间的沟通,使得地方之间缺少互利协商解决各地公民之间利益冲突的机制;而中央集权的资源配置方式,使得各地之间为了争取更多的中央资源而相互竞争,由于这种竞争是你多我少或者我多你少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无疑也会导致相互之间的隔膜和一定程度的敌意。

    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人员和资源将大规模地流动,谁都将有更多的机会当外地人,外地人来访所带来的长期的收益将超过临时性地宰割外地人所得到的短期收益;中央政府配置资源的份额也将降低,地方之间为了争夺中央资源而进行的恶性竞争也将减少,而为了直接处理因大量的人员和资源流动出现的地方之间的纠纷,地方之间也将更多地进行合作和协调。可以相信,内外有别的问题将逐渐减少。

    当然,这一进程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

    实际上,内外有别,在中国已成一种思维定势,或者说是人们普遍认可的规则:不仅政府的政策有针对外地人的不公正条文,在就业、生活福利等各个方面歧视外地人,而且当地的媒体,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外地人“邪恶化”,认为外地人是潜在的不法之徒。

    为了更好地使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得到健康的发展,除了依靠市场经济与地方自治交往的发展之外,依然有必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在政府的公共政策领域里,有目的地界定外地人在当地的各种合法权利,并给予适当的保护,尽可能消除公共政策对外地人的歧视因素;在新闻媒体里,也需要尽可能公正地对待内外有别的问题;而对于公民个人来说,也需要进一步地反思,内外有别的好处只是暂时的、局部的,而因此带来的损失,则是长期的、整体性的。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行走,不再被当作外地人,也不再担心被人宰。 (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市)


     《中国青年报》2000年08月18日:mogutou14:
分享 转发
TOP
2楼糯米糍

中国民风未化,终有一日天下大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