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研究》2008年第23期 - 萝岗香雪——萝岗网,萝岗香雪,萝岗门户,萝岗新城,萝岗论坛,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开发区论坛,萝岗租房,萝岗招聘,萝岗二手市场,萝岗人的家
 
找工作 找房子 找物品 找帮忙 萝岗黄页 论坛 交友 魅力萝岗 收藏 设为首页 广告联系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魅力萝岗 - 萝岗动态 - 社会时经 - 正文
《决策研究》2008年第23期
来源:http://zys.getdd.gov.cn 发布时间:2008-12-24 14:52:29
 
《决策研究》2008年第23期(总第307期)
文章:高举文化大旗  共建和谐新区
——对文化工作“六项工程”的政治解读
论和谐文化的哲学性与现实性
——兼谈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辨证关系
                    谭 致 远
 
      【编者按】
 
       城市发展最终要以文化论输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既是落实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打造首善城区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年初两委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区域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任务,就是全面实施“思想道德工程、文化载体工程、发展环境工程、群文普及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如何从政治的高度,用世界的眼光去研究和解读文化工作的“六项工程”,深入分析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辨证关系,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六项工程”的精神实质,正确把握区域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积极意义。
 
高举文化大旗  共建和谐新区
——对文化工作“六项工程”的政治解读
谭致远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区认真贯彻这一精神,充分结合萝岗实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区域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任务,就是全面实施“思想道德工程、文化载体工程、发展环境工程、群文普及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六项工程”不仅内容丰富,涵盖了文化事业的方方面面,而且求真务实,可以统揽文化工作全局。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从政治的高度,用世界的眼光去研究和解读文化工作的“六项工程”,深刻领会其实质,正确把握其方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折不扣地狠抓落实。惟有如此,我们才能高举“文化萝岗”大旗,促进区域文化事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才能加快建设“文化新区”,实现区委区政府“打造广州东部文化高地”的宏伟目标。
思想道德工程:文化工作的“旗色”
 
        从哲学角度看,文化的本质是精神,文化的功能是教化。举什么样的旗,用什么样的文化去影响人,感化人,这是首要问题。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保持社会主义文化本色,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把文化发展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不仅要突显文化工作的娱乐性,还要加强文化工作的思想性,让文化工作真正起到净化社会风气、教化人民群众的作用。
 
打造“文化萝岗”,以健康的氛围塑造人。
 
      要借助我区文教合一的体制优势,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将文化工作融入到基础教育和社区教育中去。要把校园文化纳入大文化建设,配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程,选择一批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校园风气良好的学校,给予资金扶持和专业指导,以校徽、校旗、校歌、校报和校本课程为载体,进行校园文化的整体策划和局部提升,形成鲜明文化特色,营造健康育人环境;要把社区文化放在重中之重,充分发挥镇街文化站和村居文化室的阵地作用,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通过编写社区教育教材、制作德育宣传短片、组织群众文艺演出,实施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公民素质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构筑和谐人际关系。
 
打造“历史萝岗”,以深厚的传统教育人。
 
        要以重建香雪公园,修缮玉岩书院,改造钟氏祠堂(民俗文化博物馆),恢复北帝庙会,推广貔貅舞与客家山歌,保护萝峰寺、法雨寺、华峰寺等宗教场所以及开发水西、塘头、镜下、莲塘等古村落为主要内容,加强对区内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祠堂、庙宇等传统意识形态中心的影响力,重塑书院文化,赋予时代内涵,将其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以达到凝聚民心、教化社群之功效。要借助高校和专家力量,加快推进科学城先秦文化的考古与发掘,通过举办先秦文化考古论证会、制作历史文物宣传片,对科学城考古成果进行文化包装和整体推广,深入挖掘萝岗历史文物的文化内涵,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萝岗历史文化八景评选活动,广泛宣传萝岗悠远的历史和醇厚的文化,进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认知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打造“书香萝岗”,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要根据“书香羊城”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要求,开展多姿多彩的读书活动,通过设立校园读书节、社区读书节和企业读书节,组织征文竞赛、举办诗书雅韵朗会和推广全民阅读周、开通流动图书车等形式,掀起全民读书高潮,打造“书香萝岗”品牌。区图书馆要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扩充服务对象,提升服务质量,建设更多企业分馆和基层分馆,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员工的阅读需求;要结合“农家书屋”和“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推行文化资源共享,引导学校图书室与社区图书室免费双向开放,不断提高区图书馆、街镇图书分馆及村居图书室的综合使用效益,将广大群众吸引到读书活动中来,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建设学习化社会和构筑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打造“数字萝岗”,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广播电视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也是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要与市广播电视局和市有线电视公司加强沟通,紧密合作,争取更大支持,加快九龙地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完成区内数字电视转型,实现偏远农村“村村通有线电视”的目标,确保我区新闻节目在本辖区内的全面覆盖。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开放的繁荣成果,收看到更多精彩的电视节目,并以此为载体,播放本区新闻节目,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传达区委区政府的声音,用正确的舆论占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要加强广播电视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有线电视安全播出责任制,严肃查处非法播放和接收系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有线电视安全播出,杜绝非法节目和不良节目的负面影响,发挥正规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播和思想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安详的社区文化氛围,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文化载体工程:文化工作的“旗杆”
 
        文化不会凭空产生,也不可能空中接力。良好的文化设施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支撑文化大旗高高飘扬的坚实旗杆。萝岗区是新成立的行政区,文化基础薄弱,设施缺乏,已经成为影响区域文化形象的“软肋”。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镇街、村居三级文化阵地,是当前我区构筑公共文化体系的当务之急,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努力打造与开发区经济领先地位相适应的文化基础设施,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后发而至。
 
一是要积极推进区一级文化场馆建设,重点打造萝岗新城文化中心,使之成为现代化、多功能、超一流的文化设施聚集区。
 
        文化中心与新建成的区政府相临,占地约110000平方米,呈半坡形状,一山为岭,三面开阔,位置显赫,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根据规划布局,内有歌剧院、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等文化设施,并建有露天演艺广场和山顶景观公园,所有文化设施均按广州副城市中心规划要求设计,其中香雪大剧院(歌剧院暂名)独立建设,建成后,将是全市最好的演出剧场之一,规模仅次于广州歌剧院,是我区的文化标志性建筑。目前,文化中心内的所有文化设施均以正式立项,基本完成了前期可研,部分设施已进入深化设计阶段。萝岗新城文化中心一旦建成,将成为全市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多功能、超一流的文化设施聚集区,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区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为把萝岗建设成为文化新区和广州东部文化高地提供强劲支持。
 
二是要进一步加快街镇的文化站所建设,改善设施装备,强化管理水平,使之成为各街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
 
        目前我区五街一镇,只有夏港街文化站和九龙镇文化站场所相对独立,设备齐全,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其他街道的文化站都没有独立场所,设施设备也达不到规范化要求,有的规模偏小,有的位置偏远,有的与社区文化活动室共享,加上人手短缺,文化站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根本无法发挥。根据这种状况,区委区政府在帮助各街镇解决临时文化站场所的同时,已将街镇文体中心建设纳入了今年的立项计划,除夏港街文化站依托原开发区图书馆和原文体中心电影院搬迁设置,萝岗街文化站依托原萝岗文化广场改造而建外,其它三街一镇的文化站均重新选址,按省特级文化站标准独立建设,与群众体育活动场所资源共享。这一计划正在加紧实施,已经进入可研阶段。可以预见,未来我区各街镇文化站的硬件设施标准,将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与之相配套,区文化局开始着手研究制定考核方案,对各街镇文化站的工作进行综合绩效评估,以督促其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要全面完成村居文化活动室的改造,制定建设标准和评估办法,提高村居文化活动室的综合使用效益和整体建设水平。
 
        村居文化活动室建设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更是落实群众文化权益和让群众分享改革开放繁荣成果的重要载体。应当看到,我区成立时间不长,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少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文化设施欠帐太多,村居文化活动室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有的名不符实,形同虚设,有的管理混乱,效益低下,还有些连场地都没落实。区文化局今年计划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含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项经费)用于村居文化活动室建设,重点解决九龙镇7个村居、永和街3个社区无场地问题,确保全区58个村居文化活动室上半年全部建成。此外还安排了116万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各村居文化活室的日常运作,包括聘请专干、购置设备、改造场地、开展活动等。在此基础上,按照“先完善、后规范、再提升”的工作方针,下半年区文化局还将在每个街道选一个文化基础较好的村居进行重点扶持,将其建成文化示范村,同时制定《广州市萝岗区村居文化室建设标准》及《广州市萝岗区村居文化室评估方案》,对各村居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情况和使用效益进行评估考核,以此调动街镇、村居和社会各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共同关注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四是要以科学城为依托,加快创新基地、科技孵化器、总部经区和动漫产业基地建设,为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提供硬件支撑。
 
        科学城高新企业密集,是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创新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更是我区文化特色的重要标识。营造推动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创新文化氛围,文化部门责无旁贷。营造创新文化,必须加快创新基地、科技孵化器、总部经济区和动漫产业基地建设,加强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合作,在科学城设立与区内主导产业相配套的实验室,提供快捷的交通设施、优美的办公环境、便利的生活条件和先进的研究设备,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和留学人员来科学城创业;在完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快科学城的文化营销,通过开设创新文化主题酒吧,举办创意沙龙、创新论坛、创业对话等高端文化活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科学城高新技术产业积聚的独特优势,以已经落户的广州动漫产业基地、广州创意中心为依托,发展以IT、动漫、网游创作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催生集群效应,力争年内进入广东省第三批文化产业园区名录。
 
群文普及工程:文化工作的“旗幅”
 
        群众文化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范围有多宽,文化工作的服务面就有多大。普及群众文化,既是落实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表现,也是团结全区人民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更是构筑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为此,必须尽快启动“54321”计划,以文化来凝聚人心,化解不同区域之间群众的心理差异,使社区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所谓“5”,就是年内扶持5个区一级群众性文艺团队。
 
        以提升群众合唱水平、打造区域合唱艺术特色为突破口,进一步扶持玉岩男声合唱团,组建香雪女声合唱团,通过全区选才、专家集训、外出拉练等手段,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以活跃员工文化生活、打造区域企业文化特色为着力点,进一步扶持金雁打工者艺术团,重点进行文化包装和宣传推广,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区域民俗文化特色为落脚点,进一步扶持九龙镇貔貅舞艺术团和联和街客家山歌队,重在节目创新,使之成为我区民俗文化的代表;在此基础上,区文化局支持街镇文化站分别组建5个群众性文艺团队,涵盖舞蹈、戏曲、乐队等各种形式和各个领域,从而形成“众星捧月”大繁荣,推动区域群众文化大发展。
 
所谓“4”,就是全年组织4场区一级群众性文艺演出;
由区文化局牵头策划,区文化馆组织实施,从全区各企事业单位挑选文艺节目进行调演,同时争取市文化局和市群艺馆的节目支持,每个季度以区政府名义送优秀文艺节目下乡,全年共组织“春之声”、“夏之韵”、“秋之实”、“冬之魅”四场区一级高水平的文艺演出,在此基础上,区文化局给予经费支持,要求街镇文化站全年也要组织4场文艺演出,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所谓“3”,就是全年开展3次区一级的全民读书活动;
以“书香萝岗”为主题,区别不同单位,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举办“校园读书节”、“社区读书节”和“企业读书节”三次专项活动,通过征文比赛、图书漂流、送书进社区、评选读书明星等形式,掀起全民读书新高潮,为构建学习化社区、学习化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所谓“2”,就是全年为机关干部和外商、科技人员、留学人员提供2场高雅艺术;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机关干部和外商、留学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每半年有计划地组织一场高水平、高品味的高雅艺术欣赏会,邀请机关干部和外商、留学人员观看,以体现区委区政府对精英群的人文关怀;
 
所谓“1”,就是全年为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送1000场电影;创造性地落实“2131”工程,由区文化局统筹安排,每个月为58个村居免费送1场电影,每半个月为12个企业员工聚集的员工楼免费送1场电影,建立电影放映质量跟踪和反馈机制,以人性化关怀满足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精品工程:文化工作的“旗徽”
 
        文化精品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展现一个地区文化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大旗上最引人注目的闪亮徽标,我们要从区情实际出发,以实现区域文化形式的多元化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为基础,把发展与开发区经济领先地位相适应的先进文化放在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内涵,打造更多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化精品。
 
1.“广州开发区、萝岗区香雪文化奖”。
 
        以区政府的名义设立专项文化大奖,在国内不多见,既体现了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政府推动文化发展方面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一旦落到实处,必将产生轰动效应,成为我区文化工作的最大品牌。根据区文化局的计划,“2008年广州开发区、萝岗区首届香雪文化奖”颁奖典礼将于12月举行,届时区政府对推动区域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并设立文学、戏剧、曲艺、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动漫、创意等十个类别的作品奖。
 
2. “文化萝岗论坛”与“广州科学城创新文化大讲堂”。
 
        “文化萝岗论坛”是区文化局着力打造的又一张文化品牌,作为它的多元化组织形式,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广州科学城创新文化大讲堂”。“文化萝岗”着眼于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的战略关系,着力于解决区域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萝岗文化的定位、内涵与走向,研究建设文化新区和广州东部文化高度的推进措施,以高端定位、学术氛围和务实效应引领文化发展潮流,争取领导重视,吸引群众关注,逐步将其打造成为社会各界参与文化工作的互动平台。“广州科学城创新文化大讲堂”以“创意、创新、创业”为主旨,通过专家讲座、名人对话、野外拓展、室内交流等多种形式,为科学城的科技人员和留学生营造更加宽松、更加适应的创新文化氛围。
 
3.“广州开发区跨国公司企业文化节”。
 
        广州开发区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等四个国家级经济功能区于一身,外商投资企业众多,跨国公司云集,他们在带来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企业文化,形成了我区得天独厚、无可比拟的独特文化优势,深刻挖掘跨国公司先进企业文化的内涵,通过节目展演、文化展示、成果展览等多种形式,将广州开发区跨国公司企业文化节办成世界先进企业文化交相辉映的博览会,通过宣传跨国公司先进的企业文化,探究这些企业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与演化,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有益借鉴。
 
4.“广州市萝岗区香雪文化艺术节”。
 
        “萝岗香雪”是旧羊城八景之一,曾一度辉煌,名扬四方。梅花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和寄托,其寓含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萝岗文化的本质。“广州市萝岗区香雪文化艺术节”借萝岗香雪公园重建之际,以香雪公园梅花盛开为背景,以萝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载体,组织一系列与梅花精神相关的文化展演活动,充分挖掘“萝岗香雪”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重塑历史悠久的“萝岗香雪”文化品牌,全面反映我区历史文化特点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增强人民群众认识萝岗、热爱萝岗的意识,树立“文化萝岗”、“历史萝岗”新形象。
 
发展环境工程:文化工作的“旗座”
 
        文化是精神之树、艺术之花、知识之果。培育健康的文化,需要肥沃的土壤,需要良好的环境,否则就会根基不牢,座基不稳,“文化萝岗”的大旗难以真正矗立。我们必须从广义概念和政治高度去重视文化工作,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借鉴先进经验,净化文化市场、凝聚工作合力等措施,营造更加适合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文化工作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编制文化发展纲要。
 
        情况不明,心中无数,文之不思,行之不远。2008年上半年要结合文物普查,借助科研单位的力量,组织专业人员对区内文化资源进行调研,完成相关文化统计资料,形成资料库,并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广州开发区、萝岗区2008年—2010年文化体制创新与文化事业发展纲要》,认真分析我区文化工作现状,理清发展思路,落实推进措施,为建设广州东部文化高地和文化强区指明方向。
 
——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制定产业扶持政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组织文化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充分借鉴文化发达地区发展先进文化的工作经验,制定推动文化产业升级的扶持政策,吸引各类动漫网游企业和文艺创意人才进驻,着力打造广州市动漫产业基地和广东省文化产业园区,营造浓郁的文化创意氛围,将广州开发区打造成为吸引先进文化、生产先进文化的文化新区。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维持市场正常秩序。
 
        坚持以打击低俗文化来促进高雅文化的发展,为繁荣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科学监控有证网吧的同时,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开展整治黑网吧和取缔无证游戏机室的专项行动;要切实加强出版物市场管理,重点治理校园周边、集市街头的出版物市场,严肃查处危害未成年人的读物和视听产品;要加强广播电视管理,坚决取缔非法插播和非法接收系统;要把行政执法和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抓好文化执法检查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尊重知识、引导需求、打击盗版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把党和国家的文化政策、法律、法规告诉广大群众,形成良好的文化市场秩序。
 
——实施资源整合战略,形成文化工作合力。
 
        充分发挥文化行政部门在区域文化发展上的主导作用,依靠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整合区内文化资源,盘活文化资产。以区文化局为龙头,以街道文化站为依托,以社区文化活动室为主体,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大力开展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建设活动,村居文化活动室可以与社区教育工作站、星光老人之家、信息共享工程、灯光球场等设施联合,实现“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全民参与文化工作和享受文化生活的大环境。要建立文化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正确处理文化局与宣传部的关系,自觉将文化工作置于党委领导之下;区文化局要加强与人大科教文卫委、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区政法委、综治办、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和区总工会、团委、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争取更广泛的支持。要发挥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区“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职能,建立文化市场管理和群众文化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群策群力,协同作战,形成长效合作机制,营造一个更加适宜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
 
人才培养工程:文化工作的“旗手”
 
        文化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拥有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文艺人才是推动区域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好的文艺人才,才能创作出好的文艺精品,只有好的文化团队,才能高高举起“文化萝岗”的大旗。从当前我区文化工作现状看,必须把文化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实施四大战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各层次文化人才的培养与聚集,增创区域文化发展新优势。
 
引进战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引进区内缺乏又急需的文艺专才,当务之急是成立区临时文化馆筹备组,尽快完成文化馆、博物馆专业工作人员的招聘,以满足区一级文化设施的正常运作需要。同时也要未雨绸缪,尽早考虑萝岗新城文化中心歌剧院、电影院的运作模式和新图书馆、新文化馆的管理方式,要按照“专业办馆、专家治馆”的工作思路,物色专业人才,提出引进方案。
 
培养战略:拓宽用人视野,将学校、企业和社区的各类文艺人才纳入文化队伍建设,建立区内的文艺人才资源库,全年举办四期专题学习班,加强对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以挖掘其潜力,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同时更要加强对文化管理干部的业务培训,全年举办四期街镇文化干部培训班,采取“专家辅导”、“专题研讨”、“外出参观”、“外派学习”等手段和形式,花大力气抓好现有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文化专职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外援战略:必须从萝岗新区文化基础薄弱、文艺人才缺乏的现实出发,在积极引进和大力培养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借船出海,借鸡下蛋,通过聘请文化顾问、文化辅导员以及与高等院校开展项目合作等形式,借助区外的文化资源和文艺人才来发展区域文化事业,建立区外文化专家资源库,以寻求得到更多的支援与帮助,必要时请他们入区指导,为我区文化工作出谋划策。
 
充实战略:要与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密切合作,进一步健全各类文化专业协会,整合民间文化资源,完善三级工作网络,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并打造10支区一级的文艺团体,如玉岩男声合唱团、香雪女声合唱、金雁打工者艺术团、离退休干部舞蹈团以及管乐队、电声乐队、曲艺队等。考虑到我区街镇文化站没有独立设置,多是兼职,文化干部人手不够,基层队伍力量薄弱,借鉴其他部门的做法,用业务经费为每个村居文化室配备1名文教专干,与社区教育专干、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农家书屋管理员、绿色网源管理员、文化市场协管员合并使用,充实我区基层文化干部队伍。


 

论和谐文化的哲学性与现实性
 
——兼谈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辨证关系
 
谭致远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思想火矩,是社会进步的精神源泉。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笔者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萝岗区的实际,简要阐述和谐文化的哲学性与现实性,初步探讨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辨证关系。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具体实践
党的十七大总结历史经验,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从发展先进文化到建设和谐文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科学传承,也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大胆创新,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具体实践。
 
首先,建设和谐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反映。
 
        物质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作为人类文明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有着本质区别,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然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身的和谐,以及二者关系的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双丰收。但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经济领域,片面追求GDP而引发的资源浪费、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偏离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科学轨道;在思想领域,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空前的社会变革,在带来社会进步与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更为艰巨而繁重。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突破口,依靠和谐文化理念的引导和支撑,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荣,协调发展。惟有如此,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为经济社会变革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其次,建设和谐文化是构筑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构筑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
 
        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作为最终目标。这种文化理念正好符合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构筑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不可能一蹰而就,必须经历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全体人民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参与。一个民族的道德高峰,是由千千万万普通公民的良知堆积而成的;一个社会的和谐氛围,也是由千千万万普通公民的良知营造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需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从每个社区做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把和谐文化理念落到实处,才能构筑起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摩天大厦”。但社会的和谐仅仅依靠道德规范是不够的,道德规范可以使人们在一时一事上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维系一个民族长期发展和存在的往往是人们内心的价值积淀,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构成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同时也为建设和谐文化赋予了先进内涵和时代特色。构筑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和谐文化,把和谐文化理念融入国民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全民族奋发向上、开拓前进的旗帜。
 
再次,建设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自觉,也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文化理想。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言行越来越不受欢迎,越来越为舆论所唾弃,和谐已经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这固然与国民教育得到普及、民众思想素质整体提升相关,但从文化心理上来看,这是刚富起来的中国人对珍爱自身荣誉和尊严的自然追求,也是对破坏和谐的行为的本能反对,更是一种对和谐理念的文化自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以文化转型、素质提高、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为主要内容的“人自身的现代化”,与物质文化的高速发展相比还存在“文化滞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消除这种“滞差”的最佳途径就是建设和谐文化,用和谐文化理念来团结人民群众,凝聚社会共识。事实上,和谐文化始于初级阶段,又不止于初级阶段。在未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和谐文化依然是社会形态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直接提到“社会和谐”的概念,并阐述了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谐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工程,不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课题,也是达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重要任务。这是因为:我们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都是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了建设一个民主、自由、公正的社会。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和谐文化,包含着对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深切关心;对人的生命存在、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高度关注;对自由、平等、正义以及对幸福的追求,对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文化理想在初级阶段的生动体现。
 
二、建设和谐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充分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有效途径
 
        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穿越社会形态的永恒魅力。和谐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并不矛盾,而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文化这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兼容并蓄的特性,既体现了和谐的本质,也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也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无限可能。因此,我们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导和谐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注意继承传统,借鉴经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发扬。
 
        和谐作为一种文化理念,自古有之,历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譬如:儒家提倡“和为贵”、“和而不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道家倡导合乎自然,“宽容海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墨家践行“兼爱”、“非攻”思想等。可以说,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传统的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传统的“和合”文化并不能为我们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当今时代的和谐文化必然是一种现代文化,不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式的纲常伦理,也不只是“和气生财”、“中庸平和”式的修身秘诀,而是建立在现代公民身份和平等人格基础上的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需要用和谐理念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需要以和谐理念来舒缓;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观念不强,需要用和谐理念来规范;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用谐理念来化解;从这意义上来说,我们正在建设的和谐文化,是顺应现代文明发展趋势的主动选择,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现在进行时”。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现代文化承接和弘扬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与借鉴。
 
        文化是跨国界的。和谐文化理念在西方国家思想发展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的“新和谐公社”,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美好社会的憧憬和探索。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长处,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追求和谐的内容,都对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不同文化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譬如西方文化对个人独立自主精神的强调、对科学理性的推崇、对民主法治的追求、对人的价值重视等内容,就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当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广阔的视野,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使和谐文化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而且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只有在交融中学习借鉴,在碰撞中扬弃升华,才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和谐文化,才能使我们的和谐文化具有更加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分析与把握。
 
        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定义为“人类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应当看到,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不可能整齐划一。建设和谐文化,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包容多样,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区分不同对象和不同层次,鼓励先进,团结多数,从而引导好不同阶层、不同思想觉悟的人。和谐文化是先进的主导性与广泛的适应性的统一,先进性文化是前进方向,是核心,是主导;广泛性我们的现实选择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通往先进文化的必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从这一基本思路出发,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正确处理先进性和广泛性之间的关系,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在一起。没有先进性,和谐文化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就不可能带动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没有广泛性,和谐文化就难以贴近生活、切合实际,就没有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可能。社会和谐的广泛性,具体地表现为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和在社会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建设和谐文化,本身就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也是广大社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更要以人为本,着眼于实践,着眼于应用,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和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加快和谐文化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进程,加快和谐文化的积累过程。
 
三、建设和谐文化是团结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作为一个经济强区和行政新区,萝岗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存在诸多先天不足的薄弱环节。我们要构筑和谐新城,打造广州副城市中心,争当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更需要和谐文化理念的引导与支持,建设和谐文化,具有更加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更加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传承美德,弘扬正气,巩固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现代化新城区,把萝岗打造成为既适宜创业、又适宜居住的首善之区,是现阶段全区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区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区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萝岗区是在整合广州经济技术开区、广州高新产业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和广州出口加工区的基础上组建的。这些国家级经济功能区创办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也为萝岗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物质支持和有益的精神借鉴。特别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前茅,是全市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它所倡导的“开拓、求实、廉洁、效率、文明”的“十字”区风和“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曾经吸引和凝聚了无数开发区人的心,至今依然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芒,是留给萝岗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区正处在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竞争压力与日俱增,遭遇政策淡化、土地匮乏、结构老化等现实困难,社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解决城乡差别,人口素质,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正视问题,研究对策,落实措施,加快建设和谐区域文化,继续发扬开发区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开发区的“十字”区风,用开发区的创业精神武装全体干部,团结全区人民,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带动新一轮的大发展。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解放思想,统筹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和谐文化是和合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会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还会造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造成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衰退的反差。萝岗区借力四个国家级经济功能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雄厚,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差异,社会建设相对滞后,设施简陋,基础薄弱,欠帐太多,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区委区政府已经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惠民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教育强区”和“文化兴区”战略,大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极大地改善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领先地位相比较,还是很不相称。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解放思想,统筹规划,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营造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和谐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萝岗区是新成立的行政区,辖区来自四面八方,既包含了四个国家级经济经济功能区,也融合了从增城、白云、天河、黄埔整体划入的行政镇和行政村,还接收了两个国营林场。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既有原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的干部,也有从其他行政区选调来的干部;既有国家公务员,也有政府雇员;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和留学生,也有刚刚洗脚上田的居民和农民。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不同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比较与冲突,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明显,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如果没有和谐文化的参与,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就难确立;没有和谐文化的支持,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就会动摇;没有和谐文化的浸润,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就会衰竭,没有和谐文化的作用,和谐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就会缺少精神支柱;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理念来引导,需要和谐文化精神来熏陶,需要和谐文化氛围来营造,也需要和谐文化秩序来维系。建设和谐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可以有效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进而形成尊重劳动、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上一条: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区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 2008-12-31 10:57:41
 
下一条:澳门举行升旗仪式庆祝澳门回归9周年[组图] | 2008-12-21 01:43:45

  对该文章的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广州黄埔萝岗合二为一 增城从... 2-16
广州萝岗将率先推广4G网络规... 1-10
萝岗街八个社区全部实现档案... 1-10
广州萝岗水西燕山现稀有宋墓 1-10
广州萝岗:疑因偷盗电力设备引... 1-10
双十一19对新萝岗人举行集体... 11-12
居民家门口可欣赏高水准演出... 6-26
萝岗一男子在“试营业”诊所... 6-25
广州萝岗7月将拍3宗地 总面积... 6-25
老婆倒车撞死老公后夹死自己... 6-20
广州市萝岗区2013年公开招聘... 6-18
广东萝岗古墓考古中遭毁 破坏... 6-17
广州六号线二期萝岗段施工 五... 6-16
广州地铁7号线延长至顺德 三... 6-15
广州医院护工误用白酒兑奶粉... 6-12

  推荐文章
地铁六号线东延 连接广州过去... 3-8
新东泰老板白毛鸡跑了  1-14
广州未来11年地铁规划出炉 2... 8-8
萝岗新城新貌(1) 4-27
广州萝岗水西燕山现稀有宋墓 1-10
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萝岗玉... 9-5
第三届广州开发区大型人才招... 10-9
萝岗新城新貌(2) 4-27
“牛肉干”迟到车主怒告交警 10-22
萝岗旧街风情 8-11
萝岗区赵溪村凶杀案 同居男子... 8-24
萝岗罗峰岗潮村38旅游发生交... 3-9
萝岗新城附近楼盘 3-5
萝岗文化教育园区 8-23
萝岗线坑村改造项目动工 总建... 9-4
中国网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品牌故事 | 加盟 | 广告 | 服务与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08 020l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ugg pas cher
版权所有 萝岗香雪网 粤ICP备09127639号 | 广告服务